今年上半年,国内煤炭市场呈现供强需弱的格局。规模以上原煤产量达24.0亿吨,同比增长5.4%,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下降10.0%。在需求端,新能源发电挤压火电份额,火电量同比下降2.4%,再加上房地产持续低迷,钢铁产量下滑3.0%,水泥产量下滑4.3%,仅化工行业甲醇、尿素产量分别增长8%、13%,但难以改变整体需求疲软的态势,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价格均创近年新低,如炼焦煤长协价累计下跌约200元/吨 。 不过,展望下半年,煤炭供需形势有望得到改善。从供应侧来看,国内原煤产量预计仍将保持增长,但同比增幅较上半年可能有所回落。虽然稳产稳供是煤炭生产主基调,山西、新疆等重要增产区域会继续保障供应 ,但前五月累计产量增幅已呈收窄态势,反映出煤价持续偏弱对产能释放产生了抑制作用。并且国家加强超产核查及安全监管力度,主产区还可能受降雨影响,这些都限制了供应增量。进口方面,2025年1 - 5月中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1.9亿吨,同比下降7.9%,降幅呈扩大趋势。预计下半年进口量延续下降趋势,一是内外价差导致进口煤经济性优势难显,削弱采购意愿;二是国内电力企业长协履约压力大,更倾向于采购国内长协煤源;三是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印尼等出口国政策变化增加了进口煤供应的不确定性和成本风险。 需求侧在下半年也存在改善预期。尽管外部不确定性犹存,但国内政策会保持战略定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将支撑煤炭需求。下半年进入电煤“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以及非电煤“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季节性需求回升。具体来看,电力消费持续增长为电煤需求提供支撑 ;传统建筑钢材用煤需求虽受房地产低迷影响疲弱,但基建投资加码和制造业升级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使得钢铁行业煤炭需求基本平稳;化工行业因部分新增产能投产,耗煤量将保持增加;不过建材用煤需求受房地产链产业增速为负的影响,继续下降可能性较大。 从政策角度,“反内卷”政策落地实施,将使得煤炭供给更加规范有序。之前煤炭行业存在的价格内卷式竞争得到整治,企业不再单纯以量换价,而是在政策引导下合理安排生产 。监管层对超产的核查力度加大,促使企业按照核定产能生产,保障市场的有序供应。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煤炭市场的竞争环境更加健康,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促进供需平衡。 从国际市场看,国际能源署《煤炭年中更新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煤炭需求将略有增加。虽然主要产煤国煤炭增量有限,但主要经济体能源政策转变,以及阶段性海运受阻、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预计国际煤价保持稳定,存在短期波动。这对于国内煤炭市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际煤价大幅波动带来的冲击,稳定了市场预期。 总体而言,下半年煤炭市场供需形势改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煤价在经历上半年的下行后,虽有反弹但幅度受限。供应端边际收紧,进口煤持续减量、高成本矿山减产、安监趋严,叠加迎峰度夏电煤消费回升,推动社会库存缓慢下降并刺激电厂刚需采购,对煤价形成阶段性支撑。但高库存压制、新能源替代强化、非电行业疲软等结构性矛盾,叠加总需求提升有限,导致旺季煤价反弹空间依然受限,难以实现实质性反转 。后续煤炭市场需持续关注政策落实情况、需求端的实际复苏程度以及国际市场的动态变化 ,以便更准确把握市场走向。(煤供部杨彬摘录)
|